治军之道,要在得人。走进新时代,士官逐渐成为兵员主体,他们既是军事训练的武教头、部队管理的排头兵,也是装备维修的技术通、抢险救灾的急先锋;既是基层军官的“左膀右臂”,也是连接官兵的纽带桥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受编制、年龄等因素限制,部分满服役期士官不得不惜别军营。
然而今年,当送别的歌声在军营里再次响起时,一项新的政策制度让士兵暖意顿生:今年退役士兵可以通过原岗转改、单位应聘或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招录聘用为军队文职人员。这标志着军事人力资源深度融通,优秀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得到保留。
回望我军精简优化、发展强大的建设历程,要想做到裁减现役员额与保留必要力量有机统一,“军转文”一直是重要选项。1955年,实行职员制度,将部分担任非军官职务、从事一般技术性工作的军队人员改为工薪制职员。上世纪80年代,在向世界庄严宣告裁军100万后,10余万现役军官不再授衔,编制为文职干部。走进新时代,习主席站在强军兴军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将文职人员制度改革纳入军事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全局之中。新的文职人员制度优势不断凸显,在现役干部“军转文”的基础上,接力实施“兵改文”“兵聘文”“兵考文”,旨在留住大批基础骨干,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放眼世界,退役军人历来是各国军队人力资源的富矿。外军普遍认为,优先从退役军人中招录聘用文职人员,既能为退役军人提供工作机会,又能使因各种限制不能晋升的军队人才保留下来,军事职业生涯得以延续。这样的做法,实质是在变与不变、减与不减之间保存军事竞争实力。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对抗,作战支援保障直接影响作战指挥和一线战斗。从退役军人中招录聘用的文职人员,不仅能够承担作战支援保障任务,而且可以广泛参与拟制作战计划、处理战场信息、评估打击效果等工作,成为能打胜仗的重要力量。
实现强军目标,增强军事竞争实力,关键是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做好退役士兵招录聘用文职人员工作,应当在人才选拔上下功夫。今年是面向退役士兵“首次首批首招”,政策性、敏感性、导向性强,面临“矢志军旅情怀”与“岗位需求较少”的现实矛盾。因此,要加强组织领导,本着对强军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担当作为,周密筹划实施。要坚持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条件,细化考核内容,不突破范围,不迁就照顾,不降格以求,充分体现文职人员招录聘用的竞争特色。要加大政策宣讲,既要积极鼓励引导继续奉献军营,用事业感召人,也要分析文职人员制度的比较优势,靠政策吸引人。要严肃工作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原则按政策按规矩按程序组织招录聘用。
从现役士兵招录聘用为文职人员,从战斗前台走向保障幕后,变的是名称、是身份、是职业,不变的是军魂永存,是初心永恒,是使命永担。脱下军装换上“孔雀蓝”,是军事职业生涯中的重整行装再出发。
(作者单位: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兵员和文职人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