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主战保障尖兵

——西部战区开展文职人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范永茂 黄永强来源:解放军报发布时间:2020-01-15 10:39:04
【 字号: 】【打印 】【 纠错

    岁末年初,一份首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成绩单”让西部战区官兵对这个年轻群体刮目相看:人人都有业绩、个个考评优良。

    首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文职人员走进军营已有一年,新生力量带来的人力资源效能逐渐释放。两年多来,从招考引进集结在军旗下,到队伍建设保障联战指挥,西部战区对新时代文职人员制度落地见效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实践。

    识才

    让公开招考成为品牌

    打造一支担当重任的文职人员队伍,必须从人才引进的源头抓起。

    面对这一系统工程,战区政治工作部兵员和文职人员局以理论引领实践,多学科综合分析招考测评,确立以适应岗位为目标、专业能力为核心、现实业绩为依据、量化考评为特征、竞争择优为关键的基本原则。14项招考工作制度规范相继推出,在两次公开招考中得到应用实践。

    他们建立三级评价指标,将文职人员面试测评分为德、能、绩、体4个方面,8个测评项目,22个测评要点。仅对考生能力的评价,就区分出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3个项目,细化为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与分析判断、应急处置、研究创新能力等方面。

    招考中,每个测评要点都有具体标准,能为考生画准像。实施正向、反向考察,明确考察内容清单及评定标准,涵盖考生各方面现实表现。2019年,用人单位在综合考察时,发现1名考生有大额网贷并用于奢侈消费的记录,果断将其淘汰出局。

    成熟的评价体系,就是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有机结合,把对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的比较转化为可参考借鉴的分值。战区运用数学模型,从纵向指标和横向标准上进行要素权重解构,分项设置分值、明确评判要求。很多考生表示,考官评有依据、量有尺度,大家对分值排名很服气。

    战区招考工作坚持全过程公开,实施“纪检监察、业务部门、面试考生、旁听人员、舆论媒体”相结合的监督模式。考生家人可以按要求走进面试现场旁听,对考官评分有异议的,可以现场提出。考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

    育才

    让职业发展更加顺畅

    2019年10月,有两件让战区文职人员印象深刻的事:一是战区机关检查直属部队时严肃指出2个单位文职人员没有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二是战区制定文职人员规章制度时,3次邀请文职人员面对面座谈交流。

    读懂文职人员,把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统一起来,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才能号准脉搏、敲准鼓点。分析两次招考引进的文职人员,鲜明的时代特点刻画出生动的“群体像”:思想活跃、观念新颖,但人生阅历简单;学历较高、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多;整体层次高,但个体差异大;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但习惯于从自身角度理解军营;珍惜工作岗位,但职业发展紧迫感不太强。用欣赏、信任、发展的眼光真诚对待文职人员,以充满温度和力度的举措引导发展,是战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

    制度初行、人员初入,最需要的是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战区各单位策划组织文职人员的若干入职“第一次”,在签订合同、入职宣誓、任职定级时,集中组织仪式,在文职人员心中植下军营的第一印象,培养扎根军营的情感基础。开展主题教育时,他们安排文职人员代表与执行重大军事任务官兵同堂登台,交流体会感悟。

    文职人员很多是“网生一代”,战区坚持有形教育与隐潜培塑相统一,建立完善学习教育、形势分析、谈心互助、情况汇报、检查督导等制度,通过课堂教育与随机教育、理论灌输与启发自觉、面对面与“键”对“键”,奔着思想矛盾、现实问题解疑释惑、凝神聚魂。

    文职人员入职后,用人单位根据各自的发展愿望,通过岗前培训和岗位试用进行适应性分析,为他们量身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和成长路径。2019年战区组织“大数据分析”业务培训,安排计算机专业全体文职人员参加。战区还鼓励文职人员在不影响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在提供学习条件和报销学习费用等方面,与现役干部同等对待。清晰明朗、前程可期的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文职人员的职业安全感、认同感和发展信心。

    对文职人员的管理,既要符合军事化管理要求,又要遵循聘用制管理特点。把握好度,关键是严之有法、行之有据。战区对文职人员在履行职责、安全稳定、作风形象等方面,与军人同样从严;在出操、“两个以外”等方面,结合实际进行规范。

    真情才能换来真心。很多单位为文职人员提供租住宿舍,逐步解决户籍办理、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一桩桩排忧解难之举,深深打动着文职人员。

    用才

    让制度优势充分显现

    以用为本,是文职人员制度的显著优势。从社会人才、高校毕业生到军队文职人员,一旦完成角色转变,其自身优势与部队需求相结合,必将激发出新的火花和能量。战区处于联合指挥中枢、备战打仗一线,对文职人员的锻炼更多。入职一年来,文职人员凭着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在战区主战的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只要赋予相应职责,文职人员就能挑起相应的担子。”这是战区用人单位领导的评价。某部文职人员朱红叶放弃地方高薪投身军营,单位主动给她搭台子、压担子。一年来,朱红叶完成近10万字的翻译任务,还自我加压考取了二级笔译证书,逐渐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某部助理馆员孔强,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接收整理档案4万余卷、扫描档案3万多页,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平时干得好,战时用得上。某部4名文职人员全程参与战区数据库运行维护和技术保障,先后破解10多项技术难题,为联合作战指挥中枢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文职人员带来了专业知识、技术理论和创新智慧。”专业技术岗位的军人战友对此感受颇深。政治工作指挥系统由于各要素定性分析多、定量运算少,一直是战区联合作战信息平台建设的难点。某部助理工程师苏瑾入职不久就参与这一项目研发,在没有参考借鉴的情况下,与同事一道加班加点完成了代码编写。为把战场环境数据信息转化为应用成果,某部让3名文职人员担当主力,将其编辑印制成册,为战区首长机关研战谋战提供了详实资料。


(责任编辑: 陈丽娜)
相关阅读: